- 北斗定位系统为解放军无人车提供精确定位
 - GPS导航仪
 - 动物身上也可以安装GPS,掌握行踪
 - 120使用手机定位,医院快速掌握求救方位
 - GPS的初步介绍
 - GPS的发展和壮大
 - GPS的兼容性
 - GPS的表现和互用性
 - 超越GPS 地面无线电定位系统曝光
 - 逐步走向成熟 详解中国北斗卫星系统发展
 - 天线也穿智能化“外套”
 -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0月下旬完成亚太织网
 - 美军研发水下声纳导航技术 可代替GPS水下定位
 - 中国构建“羲和”导航系统 定位精度将优于1米
 - 盐城市超限检测站:为执法车辆安装GPS定位系
 - 车辆GPS定位系统加快科技强警步伐
 - 官兵能熟练使用GPS定位系统
 - 美专家分析21世纪军用GPS面临机遇和挑战
 - 韩国称朝鲜或已停止对韩发送GPS干扰电波
 - 涉嫌对朝提供GPS干扰技术间谍遭逮捕
 
最新文章
发布时间:2012-05-22 19:37    无锡GPS定位
| 
 
 
	 15日上午,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在广州市科普大讲坛上透露,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网完成后,北斗系统用户定位,电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只需要几秒钟,而GPS首次定位一般需要1—3分钟。 杨元喜院士说,北斗系统除定位速度快的优点外,还是世界上首个集定位、授时和报文通信为一体的卫星导航系统。 同GPS系统类似,北斗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的功能,同时,北斗系统还具备授时的功效,为国民经济生活提供高精度时间和频率。 “你手机的时间并不是你自己的,而是美国的GPS系统提供的。”杨元喜说,虽然就普通人看来,这并没有什么关系,但是,授时权以及时间偏差带来的损失却是非常巨大的。 杨元喜介绍道:“小到对高楼大厦的监测,大到对于我国所处欧亚板块的监测,以及地球表面的监测,北斗系统都能够做到。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,所有的通讯信号都打不出来,仅有北斗可以使用。而海洋渔业还要利用北斗进行快速定位,进行位置报告。” “未来,北斗的目标是占据80%的中国市场,20%的世界市场。”杨元喜说。目前,北斗系统已经成功发射了13颗卫星。9颗卫星处于组网工作的状态,2颗卫星正在测试,另有2颗卫星处于轨道维持状态,还有3颗卫星将于2012年6月和8月待发。 未来,北斗系统将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。与31颗卫星的美国GPS系统、24颗卫星的俄罗斯GLONASS计划比,规模更庞大。  | 
  
相关标签:




苏公网安备 32050802010523号